近年来保险资管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数据来源: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发布,作为资产管...[详细]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10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2%,增速较1至9月加快2.6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回升;10月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5.9%,实...[详细]
新入列的“海洋地质二号”多功能新型科考船18日缓缓抵靠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标志着我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正式启用,我国深海探测基地保障...[详细]
记者15日从中国贸促会了解到,应出国展览行业和外贸企业需求,中国贸促会及时推出恢复出国经贸展览的针对性举措,已完成今年11月至明年2月期间的15个出国经贸展...[详细]
中老铁路,又称中老昆万铁路,它北起云南省昆明市,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市,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标准、使用中国设...[详细]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切实稳定市场主体政策预期。今年以来,党中央...[详细]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全民共识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深入人心...[详细]
汽车销量预期从悲观转为乐观,一方面在于新冠肺炎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另一方面则在于国家对汽车消费的重视。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标志性产品...[详细]
吴晓求,著名经济学家,金融证券研究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证监会第九届发审委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吴晓求教授是中国证券理论研究、证券教学和教材体系的重要开拓者,是中国最早培养证券研究博士生的导师。在宏观经济、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等领域有深入、独到研究,是我国经济学界在资本市场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家之一。我国资本市场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设计者和政策制订的重要参与者。在提出“金融中心漂移理论”的基础上,于2001年系统提出了要把上海建设成全球新的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
人物经历
1959年2月,吴晓求出生在江西省余江县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父亲长期在教育部门工作,母亲是一位医生。也许是因为职业的缘故,父亲以对内严格要求、对外宽以待人而闻名,从小在家排行老大的吴晓求就身处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母亲的殷殷期望之下,而这也是他多年不断进取的原动力。
吴晓求的儿童及少年时光都是在余江县春涛乡快乐度过的。1965年,年仅6岁的吴晓求,开始跨进学校的大门。小学三年级开始,他就开始阅读大量的文学书籍,读书开始成为他的爱好和兴趣,已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5年2月,吴晓求进入江西省余江县春涛手工业联社,开始了中国传统的木工学徒生涯。一年多木工学徒的生涯,使吴晓求深切了解到中国最低层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境况,造就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
一年后,吴晓求正式留城参加工作,成为余江县商业系统的一名职工,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他从最基层的营业员、收购员干起,一直到商业局机关办公室秘书、宣传干事。
1979年9月,吴晓求以较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西财经学院计划统计系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开始了他人生的崭新一页。求知若渴的吴晓求,大学四年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和教室里度过。1982年,大学三年级的吴晓求完成了他的处女作《试论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诸因素》,并在《江西财经学院学报》上发表。这样一篇9000字论文的发表,更加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促使他决定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这门学科。
1983年9月,本科毕业的吴晓求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国民经济计划专业,师从知名经济学家胡乃武教授,攻读社会主义经济调节与控制理论研究方向。1986年7月,在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先生的主持下,答辩委员会通过了他的洋洋12万字的题为《论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的硕士论文答辩。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吴晓求留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经济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一年后考取我国著名投入产出分析专家钟契夫教授和知名经济学家胡乃武教授联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1990年7月,其25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供求分析》顺利通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在获得博士学位的同年10月,吴晓求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6月,再度破格晋升为教授,时年34岁,是我国当时最年轻的经济学教授之一;1994年10月由于工作需要和研究兴趣的转移,吴晓求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原财政金融系(后更名为财政金融学院)任金融专业证券研究方向的教授。1995年10月被聘为我国金融专业证券投资方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1996年12月在原证券研究所的基础上,创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担任所长至今。1997年5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1998年获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1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2003年被评为首届中国资本市场年度人物,2004年被评为首届中华十大经济英才,2005年被评为中国证券市场年度人物,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20周年之际,被评为最具影响力人物等。2007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目前的最高学术荣誉。
学术活动
2016年8月1日出席二十国集团智库(T20)会议,做主旨演讲。
2016年7月30日出席2016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并表示五年以后的中国资本市场将是完全开放的市场
出席2016年6月18日-1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十周年庆典”并发表演讲。
出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BA教育中心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MBA发展论坛暨资本市场创新——中国新三板创新层高峰论坛”并发表演讲
出席2016年5月29日由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商会、前海国际资本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深圳)第二届“创互联网金融无限未来”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参加2016年4月23日人民银行召开的“金融十三五专项规划专家座谈会”并提出意见建议
2016年3月22日出席2016博鳌亚洲论坛并做专题演讲
2016年1月23日出席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在北京举行的“2016中国新三板发展论坛”并发表演讲
2016年1月8日至9日,作为主办方之一,出席由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证券报》、华融证券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届(2016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并发布“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2016中国资本市场主报告《股市危机:逻辑结构、多因素分析与政策建议》”
2014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十四讲专题讲座,题目是《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张德江委员长主持讲座。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作为主讲人发表演讲。
2019年10月17日-18日,吴晓求出席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并发表了演讲,表示中国没有滞胀的基础但也要解决深层次的问题。